重庆南岸政风行风评议形式多样化

发布日期:2008-10-28 发布来源:中国廉政文化网 阅读量:2,878次

  评议方法的多样化增强评议工作操作性。从单一评议方式逐步发展为:针对一个或两个问题入手开展的“作风听证”;解决机关“冷、硬、横、推”现象的“基层评机关”;解决“水、电、气”等垄断行业的“霸气”行为所采取的社会“公开评价”以及“主题教育活动”、“社会承诺”、“自查自评”、“网上评议”、“专项治理”等8种评议方法。部门和行业可针对自身特点选择评议方法开展本单位的“两评”工作,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建立“进入”和“退出”机制使评议常态化,利于纠风成果的巩固。在评议中设立“进入”和“退出”机制,凡群众意见多、解决问题不力的即纳入重点评议;效果好、人民群众满意率高即可退出重点评议单位。

  建立健全“两评”监测网络,拓宽监督渠道。2001年,在全区所有街镇和部分区级部门单位建立21个“两评”监测站,在街镇、部门所属的社区、村、重点基层单位等设立200多个监测点,健全了“两评”监测网络,搭建了纠风监督三级平台。

  关注民生,切实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监测站(点)代表基层群众参加评议的同时,更重要的职能是收集社情民意,督促部门和行业对问题进行整改,解决群众在就业、就医、养老等方面的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监测站建立以来,已解决热点难点问题5000余件,群众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