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巧渡金沙江
发布日期:2021-03-26 发布来源:雅西公司 阅读量:6,688次巧渡金沙江是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的一个成功战例。
1935年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的扩大会议,是党的历史上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史称“遵义会议”。它胜利地结束了第三次“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新的中央的领导,“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党”,从而在军事上结束了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单纯防御和退却、逃跑路线。红军重新采用并展开了高度机动灵活和集中优势兵力于运动中歼灭敌人的大规模游击性运动战,把红军从最危险的局面中挽救过来。半年之中,中央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进入云南,打败了数十万优势国民党军队的堵截、包围和追击,忍饥耐寒、长途跋涉,越过崇山峻岭,战胜了无数天险,渡过了金沙江、大渡河,翻过夹金雪山,在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其实,党中央一开始并未计划进入云南,因为云南地处我国边陲,经济落后消息闭塞。但当下敌我力量悬殊,形势紧急,收集各军团指挥员意见之后,党中央毛主席先后采纳了三军团(彭德怀/杨尚昆)入滇作战寻求机动和一军团(林彪/聂荣臻)北渡金沙江的合理建议,从而在运动战中找到机会并逐渐打开了生存局面。
从贵州直插云南后,红军佯装逼近昆明的行动,震动云南全境,滇军不得不急忙往昆明集中,蒋介石亲自飞抵昆明指挥围剿红军,这就造成红军北渡金沙江的极好机会,所以党中央决定红军在抵近昆明时突然往西北方向金沙江走,渡江北上,往敌人的薄弱地方去。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4月28日,为了围堵红军,防止红军渡江北上,蒋介石调集几十万大军在金沙江对岸几百里防线上控制了所有大小渡口,劫掠所有大小船只断绝了两岸交通。
5月3日,党中央命令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率领陈赓为团长、宋任穷为政委的干部团抢占皎平渡渡口,干部团二营为先遣支队,五连为前卫连。五连连长萧应棠接到了奔袭180里抢夺金沙江皎平渡渡口的命令。萧应棠回忆到:队伍翻过了几座大山,离渡口只有六十来里路了,我们决定休息一下,趁这个时间工作组的李同志(萧应棠补充资料说明是李克农同志)和我们研究了抢占渡口的问题,决定一到江边首先歼灭江这边的守敌,然后夺取船只强行渡江,打垮或歼灭对岸守敌以后巩固渡口,迎接后续部队渡江。快到江边时,前卫排长跑来报告,对岸的敌人派便衣过来江这边侦察,上岸后不知道躲到哪里抽大烟去了,前卫排抵达江边时把两只船和船夫全俘获了,萧应棠请示团首长后,决定立即派两个排登船驶向对岸智取渡口。红军上岸后敌人以为派出的便衣回来了,根本没有在意有什么异样,红军战士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个连的国民党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红军通过俘虏和老乡又找到5艘木船、37名船工,但是,这七艘木船中,大船一次仅能运输30多人,小船只能运输11人,而准备从这里渡江的红军多达2万余人。为使中央红军有序强渡,中革军委渡江指挥部颁布了“渡江守则”,严格渡江纪律,确保渡江安全。同时为37名船工杀猪宰羊提供一天六顿饭、每日五块银元的奖励,船工们深受感动,打破“夜不渡皎平”的习俗,连续摆渡七天七夜,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率2万余红军将士顺利渡江。当追来的国民党军赶到金沙江边时,只看到滚滚江水。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摆脱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欲将红军围歼于川、黔、滇地区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备注:
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1935年5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渡江,在皎平渡会理一侧的中武山洞中指挥红军渡江,从此,中央红军完全摆脱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皎平渡口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中国革命历史的圣地。2016年12月,会理县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参考资料:1.张爱萍《从遵义会议到大渡河》
2.萧应棠《巧渡金沙江》